【潇湘晨报】青春创未来 | 秒变大力士!大学生团队造出搬运外骨骼

1744037328392.png

1744037445201.jpg

1744037446096.jpg

日前,能助力登山爱好者轻松爬山的外骨骼走红多家景区与网络。在技术能够为腿部力量赋能时,人们也不禁想问:有没有能提升人类手臂力量的搬运神器?

还真有!

这款“搬运神器”的设计者是湖南高校的大学生。现在,这个项目还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立项,同学们正在注册成立公司,开启从工作室到市场的关键跨越。

“用了三一职院的外骨骼,搬东西很轻松,保障了我们的身体健康。”这则来自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搬运工人的使用反馈,说的正是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三一职院”)包罗万束工作室研发的“智能装备果蔬快速转运机械助力外骨骼”(以下简称“农业机械外骨骼”)项目。

该工作室学生负责人、项目团队组长贺宇翱今年20岁,是三一职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。贺宇翱表示,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,是他大一刚入校时,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一则视频,视频介绍的是三一集团生产研发出的首套重工行业外骨骼。“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农业从业者或轻型搬运人群也面临着搬运重物的挑战与任务,我们能不能造出适合这类人群的助力外骨骼呢?”这个想法开始在贺宇翱心中生根。同时,他加盟了学校包罗万束工作室,认识了一群对机械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,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,有着共同的创新热情,大家一拍即合便开始尝试。

该校机器人技术专业大二学生臧家豪是团队中的“技术大拿”,他将杠杆原理运用到了这套外骨骼设备中。并且对团队来说,杠杆具有省力、稳定且便宜的特性。值得一提的是,不久前,臧家豪仅花费80元就将宿舍门锁改造成了指纹锁。

回到农业机械外骨骼项目,同学们的研发之路也曾“踩坑”。贺宇翱介绍,在具体制作这套装备时,学校新能源装备学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,同时,还有一些主要器材与零件需要从网上购买。特别是所谓的外骨骼中的“骨骼”,是同学们从网上购买材料后,再3D打印出来的。但刚开始的时候,大家对材质不是特别了解,买来的材料“比较脆”,在设备成形后第一次试穿戴时就“撑爆了”,同学们只能不断尝试和改进原材料。

与此同时,最初的农业机械外骨骼只适合固定身高、体重的人穿戴,经过不断调试,现在的第三代模型机可以进行大小调节,身高160cm-180cm、体重60kg-90kg的人群都可以精准适配。此外,整套设备的自重也在不断降低,舒适度与安全保护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,穿戴整套设备也只需要约两分钟的时间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学校刘湘冬、张航两位老师给予了同学们技术指导与支持,助力学生团队创新性地将多种传感器与人机耦合系统结合,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人体动作,实现外骨骼系统与人体动作的无缝对接,有效分担劳动者的体力负担。

与此同时,贺宇翱与团队成员参加了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获得了省赛一等奖、全国二等奖的佳绩。他们还做出了两台样机,送到了学校附近的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,让那里的搬运工人适用。

贺宇翱说:“我们了解到,在我国果蔬转运环节,特别是果蔬转运最后一公里仍以传统人力为主,因为像茄子、草莓、薄皮西瓜等瓜果蔬菜容易受损,不适合机械搬运。我们的产品也是想助力这些搬运人员,帮助他们减轻搬运压力,提高搬运效率,保护身体健康。”他表示,目前这套设备的最大助力可达50kg。

在湖南推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“七个一”行动后,贺宇翱也带领团队申请了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,并于4月初收到了项目已经立项的好消息。现在,他正在注册成立公司。贺宇翱笑着说:“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,湖南提供了很好的创业良机。当然,有机遇也有挑战,我们将不断更新迭代农业机械外骨骼产品,计划未来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点对点的定制。”

作为项目指导老师,刘湘冬也表示:“这套外骨骼的研发来自生产生活实际应用场景,有很大的市场应用范围。目前主要应用于机械装配、果蔬转运等非标准化的作业场景,如果今后进行定制化设计,还可以应用在医疗康复、爬楼、爬山、钓鱼等多个生活场景。”



信息来源:https://m.chenshipin.com/article?id=csp7bcc717cd951a9d7
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